【昨日盤勢】:
AMD上漲帶動週三費半指數上漲,凌晨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,美國政府重新開門等利多,激勵台股週四早盤再度叩關2萬8之上,然電子權值股高檔獲利了結賣壓再度出籠,另外近期盤面強勢主流記憶體出現大幅震盪漲幅收斂,導致終場加權指數翻黑收跌,連續三個交易日2萬8大關得而復失。不過盤面資金適時往中小型題材股,被動元件、PCB、記憶體封測等族群呈現百花齊放,另外受惠On Running財報亮眼,相關製鞋廠股價表現強勢。權值股方面,台積電下跌1.02%,鴻海上漲0.40%,聯發科收平盤,廣達下跌1.04%,台達電下跌0.93%。盤面強勢股,華新、華東、南茂、日電貿、華新科、景碩、定穎投控、創見、鈺齊-KY、台化等33檔個股漲停;健策、萬泰科、南亞、康舒、泰鼎-KY、貿聯-KY等漲幅7%以上;盤面弱勢股,國統、勝昱、六方科-KY等跌停;山林水、精確、奇鈦科、台汽電、揚博、八方雲集、亞泰金屬等跌幅7%以上。終場台灣加權指數下跌 43.53 點,以27903.56點作收,成交量為6572.27億元。觀察盤面變化,三大類股漲跌互見,電子下跌0.37%、傳產上漲0.63%、金融上漲0.35%。在次族群部份,以電器電纜、塑膠、運動休閒表現較佳,分別上漲6.35%、6.27、2.15%。
【資金動向】:
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0.18億元。其中外資賣超66.36億元,投信賣超9.72億元,自營商買超15.89億元。外資買超前五大為富喬、南亞、台玻、富邦金、台化;賣超前五大為長榮航、潤泰新、國巨、宏達電、中鋼。投信買超前五大為南亞、台新新光金、南亞科、強茂、欣興;賣超前五大為中信金、聯電、國泰金、富邦金、力成。資券變化方面,融資增9.98億元,融資餘額為3139.5億元,融券減0.72萬張,融券餘額為31.76萬張。外資台指期部位,空單增加1550口,淨空單部位31514口。借券賣出金額為236.16億元。類股成交比重:電子79.71%、傳產17.78%、金融2.51%。
【今日盤勢分析】:
美國政府重新開門,但關門期間導致官方經濟數據缺失,愈來愈多決策官員釋出「暫停降息」的訊號,使得市場對12月是否降息的預期大幅降溫;近幾周以來,投資人拋售谷歌、臉書母公司Meta、微軟與甲骨文等雲端業者發行的公司債,導致其債券利差攀升至數月高點,市場對AI泡沫化的疑慮,導致昨晚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下跌,台積電ADR下跌2.90%。台股後市分析如下:
第一、台灣半導體2025年第三季動能持續升溫。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,第三季台灣整體IC產業(含設計、製造、封裝、測試)產值達1.67兆元,季增4.4%、年增20.6%,顯示在AI伺服器、高頻寬記憶體(HBM)與車用電子需求帶動下,產業已穩步走出2023年調整期,重返成長軌道,工研院並預估,今年台灣IC產業產值可望再創歷史新高。
第二、鴻海持續擴大AI布局,董事長劉揚偉在12日透露,在21日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上,集團將公布與OpenAI的合作計畫,請大家「敬請期待」。劉揚偉強調,鴻海過去建立起來的規模、自動化、全球布局、垂直整合、研發技術等競爭優勢,在ICT產業取得成功,現在會延伸此優勢到AI跟EV產業,成為客戶不可或缺的夥伴。未來只要有新產品,不論是AI伺服器、電動車、機器人,或甚至是太空領域,鴻海都會是客戶優先選擇的合作夥伴。
第三、技術面來看,台股週四呈現量增帶上影線紅K,收盤在10日線之下但守穩月線,KD及RSI指標仍呈現整理格局、MACD綠柱體略為縮小,後續若能守穩月線支撐,往上挑戰新高機會增加,若再度失守月線,整理時間恐拉長。
第四、盤面資金聚焦被動元件、PCB、記憶體、製鞋等族群,包括華新科、景碩、創見、南茂、鈺齊-KY等表現強勢。
【投資策略】:
美國政府重新開門、台灣10月出口創新高、企業第三季財報成績佳等利多因素有利於台股年底前挑戰新高。然台股連三日2萬8關卡得而復失、外資期貨空單達3萬口之上並持續獲利了結賣出0050ETF恐影響投資人情緒。台股短線高檔震盪,資金往中小型題材股輪動,待技術指標整理後年底前伺機挑戰新高。操作上建議以業績題材族群為布局首選,聚焦:AI概念股、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、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、PCB族群、電力能源相關、成衣製鞋及內需消費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