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盟主張強化線上消費者(online consumer)保護
歐盟委員會表示,新法目的是打擊線上有害行為,例如設計具有欺騙性、操控性或上癮性的遊戲機制。但業界認為沒有必要加強監管,因為玩家能清楚分辨虛擬鑽石與真實貨幣的不同。
芬蘭遊戲公司Supercell 執行長暨創辦人 Ilkka Paananen 在10月社群貼文中直言,他憂心歐洲將「摧毀自己最成功的科技產業之一」。
Paananen 指出,若依Consumer Protection Cooperation Network (CPC)建議,遊戲內每一次交易都需視為單獨金融交易,每日數百萬次的操作都需經過繁瑣法律程序。他警告,若歐盟執委會將CPC指南直接入法,將「動搖遊戲運作基礎,破壞數以百萬計歐洲玩家的體驗」。
產業規模與潛在衝擊
目前芬蘭遊戲產業營收達 28.5億歐元,共有 270 家公司、約 3,800 名從業者,主要收入來自行動遊戲。
新法若通過,將直接衝擊這些公司。Paananen 強調,未來幾個月的決策將決定歐洲是「繼續成為數位產業強國」,還是「成為好意卻自毀競爭力的警示案例」。
歐盟內部立場分歧
歐盟委員會在10月結束對《數位公平法》的公眾諮詢,正式法案預計明年底公布。根據《Kauppalehti》消息:執委會副主席 Henna Virkkunen 所屬內閣對遊戲產業的擔憂「持謹慎同情態度」;然而 McGrath 委員則更強調消費者保護觀點,歐洲競爭力並非首要考量。
Neogames表示芬蘭總理 Petteri Orpo 領導的政府與國會已重視產業競爭力,不認為有必要進一步管制遊戲內貨幣。他希望芬蘭的立場能在布魯塞爾談判中被聽見。該會表示歐盟委員會對業界擔憂的態度「一體兩面」:「部分官員強調強化歐洲競爭力的重要性,但另一些則著重於改革消費者保護體系。」(資料來源:經濟部國際貿易署) |